學佛問答~ 佛法教我們去執著、不著相,而中國姓名學是老祖宗有一定的根據及應驗所流傳下來的學術,請問應如何看待? 如果不著此名相,對一個人的命運或吉凶禍福是否有影響? 淨空法師解答學佛問答~ 佛法教我們去執著、不著相,而中國姓名學是老祖宗有一定的根據及應驗所流傳下來的學術,請問應如何看待? 如果不著此名相,對一個人的命運或吉凶禍福是否有影響? 淨空法師解答 學佛問答~淨空法師解答問: 佛法教我們去執著、不著相,而中國姓名學是老祖宗有一定的根據及應驗所流傳下來的學術,請問應如何看待? 如果不著此名相,對一個人的命運或吉凶禍福是否有影響? 淨空法師答述:你真正做到不著相就沒有影響,如果你還沒有做到不著相那就有影響。為什麼會有影響? 佛在經上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是佛給你的答案。所以你想善,所有境界都變成善,你想惡,統統都變成惡的,吉凶禍福從哪來的? 從自己的心想生。心想不善,災禍就來,心念念想善,福報就現前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命運、風水隨著我們的念頭天天都變化,一個善念,它就有一個好的境界現前,一個惡念,它就變壞了。因為我們的念頭很複雜,所以那個變化你不太容易看見,如果你的念頭純一,念念都是善,那個感應不可思議,你會覺得這個境界變好;如果念頭都是不善,保持著不善,你也會覺察到這個災難一天比一天嚴重,都是從心想生。懂得這個道理之後,你要是肯定不懷疑,依教奉行,人就能夠改造命運,能夠轉移我們自己的命運,人人都能向善就能影響共業。換句話說,能影響我們這一個地區,譬如說香港這個地方,如果能夠有幾百人、幾千人,都能夠天天想善、念善,沒有惡念,這個地區雖然造業的人很多,但是這個善的力量很強,這個地方也不會遭難,這個道理要懂,所以真的是自利利他。如果這個地方人都是想惡的,都沒有善心,都沒有善念,念念都是想著怎麼損己人利己,這個地方的災難就很多。所以統統都是從心想生,這個道理我們要肯定,要認識清楚,依教奉行,改善自己的命運,也能夠影響這個地區,那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改風水,改自己命運,改這一方的風水,要靠我們堅持,堅定的信心。 問: 《楞嚴經》云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如果沒有善行的基礎,但能攝心念佛,請問是否能德戒淨慧?淨空法師答述:攝心念佛就是戒,攝心就是戒。你裡面說沒有善行,你的善行已經具足,能攝心、能念佛這是無上的善行,就怕你的心攝不住,真正能攝心就是善行。所以這個善行不是每天做一些慈善事業,不是這個,慈善事業是附帶做的,隨緣做的。遇到了,我們有這個能力不能不幫助,沒有能力,能起慈悲心,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 公元2006年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學佛問答~ 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,做一個人人歡喜的佛弟子? 淨空法師解答 學佛問答~淨空法師解答問: 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,做一個人人歡喜的佛弟子? 淨空法師答述:你問得太好了。我告訴你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加上四攝法,你肯定受許許多多人歡喜。四攝法這幾天講得很詳細,剛剛講完,今天上午剛剛講完,十七首偈最後一首,最後結論非常之好。 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? 世尊教導我們有四法,人跟人相處叫四攝法,這就好像現在講的公共關係法。這四法,第一個是「布施」,我們一般講叫結緣。這個布施跟六度裡布施意思不一樣,六度布施是斷煩惱的,是把慳吝的心布施掉,是這個意思。四攝法裡的布施就是今天講的送禮、請客,禮多人不怪嘛!跟人建立關係這是第一個手段,非常重要的。你要常常送禮,常常請客,這關係就好了。第二個「愛語」,知道人與人之間相處,最重要的是交流,現在人講交流,真誠的相待,要多為對方著想,不要想自己,你能夠想到對方,這是真正的愛語。替對方著想,對方要有過失,要知道規勸,這裡面都有善巧方便。所作所為是為眾生服務的,當然我們所接待的對象,也就是服務的對象。最後一條是「同事」,菩薩才能做到,我們現在不是菩薩,不是菩薩,那我們的同事,只能夠說是同學。我們一同向佛菩薩學習,向聖賢人學習,這就對了。真正菩薩的同事,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了,但是那個不能學,我們學不到,我們學了會被他拉跑掉,會墮落的。所以這四攝法,我們做前面三條,布施、愛語、利行,同事僅限於跟聖賢一起學習,跟佛菩薩一起學習,這個沒有問題。這是接引眾生,我們如何能跟人相處得和睦,世間人講的是相親相愛,互相合作,這非常重要。一定要學著真正能夠尊重人,自己一定謙卑,尊重別人,關懷別人,照顧別人,幫助別人這非常重要。特別是別人有需求的時候,有困難的時候,要照顧。真誠的照顧,沒有自利的念頭,沒有要求別人回報的這個心,這才是真誠心。我們對別人好,希望將來別人對我好,錯誤了,沒有這個念頭,只有付出,不求回報。為什麼? 因為眾生跟我們是一體,所以這個「見和同解」重要啊!這才是真正的基礎。這是一體,比一家還要親切。) 學佛問答~ 請問學佛是否有次第? 淨空法師解答 學佛問答~淨空法師解答 問: 請問學佛是否有次第? 淨空法師答述:有,學佛是有次第,一定要從持戒、得定、開慧,這是總的大原則。戒、定、慧三學不能顛倒。持戒一定從《弟子規》做起,從《感應篇》。如果不從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,那你就得學小乘。小乘的經論很多,很不好學,沒有中國傳統這麼簡單扼要。所以我們中國老祖宗,從唐朝中葉以後,就放棄了小乘,就用這個儒跟道代替。在這個一千三、四百年當中,中國每個宗派修學的,無論在家、出家成績輝煌,代代都有高僧、高士,這個是我們應當知道的。如果捨棄《弟子規》跟《感應篇》、十善業,可以說那你是搞佛學,你不是學佛,佛法真實受用你得不到。如果在世間上用這個佛學,像現在外國大學裡面,哲學系裡面都有這個科目,用佛學可以拿到哲學博士學位。 問: 怎樣判斷是不是正法的念佛道場? 淨空法師答述:能夠依照祖師大德的教誨去做,就是正法道場。祖師大德是哪些東西? 祖師大德所依據的是佛陀傳下來的,持戒、聽經、念佛,大眾在一塊一定修「六和敬」,這是正法道場。我們也不斷的鼓勵同學們,淨宗道場六和敬的依據是什麼? 「見和同解」我們依《無量壽經》,依《阿彌陀經疏鈔》、《要解》。《疏鈔》是蓮池大師的,《要解》是蕅益大師的,我們從這個三種,建立我們共同的理念,現在人講共識。「戒和同修」我們依四個根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這就是正法道場。 這個道場天天講經,天天念佛。在古時候念佛堂可以不要講經,為什麼? 來念佛的同學對於經教都有基礎,他不需要。現在為什麼要,我們提倡需要? 現在學佛沒有經教長時間薰修,所以他心裡面有懷疑,他沒有真正的信心。所以經教的目的是幫助你斷疑生信,堅固信願,目的在此地。你的信心裡面沒有懷疑,願力非常堅固,那就不要了,那就一心念佛就好了,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。要看看我們自己道場的情況,如果每個同學確實對念佛法門沒有懷疑,所謂疑惑,沒有迷惑,沒有懷疑,信心堅定,願力堅定,那就不需要,真的不需要,這個要懂得。如果我們有疑惑,信心不堅定,經教有很大的好處,會幫很大的忙,總得要看一切都是為大眾著想。國家提出是為人民服務,那我們要為同參道友們服務,要顧及大眾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TEXT-INDENT:0px;}.ysm {BORDER-RIGHT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RIGHT:5px;BORDER-TOP:#97abbc 1px solid;PADDING-LEFT:5px;FONT-SIZE:13px;MIN-HEIGHT:10px;PADDING-BOTTOM:1px;MARGIN:5px;OVERFLOW:visible;BORDER-LEFT:#97abbc 1px solid;WORD-BREAK:break-all;LINE-HEIGHT:1.4;PADDING-TOP:1px;BORDER-BOTTOM:#97abbc 1px solid;POSITION:relative;HEIGHT:10px;}.ysm {CURSOR:pointer;}.ysm .ysmlabel {RIGHT:5px;POSITION:absolute;TOP:2px;}.ysm .ysmlabel A {FONT-SIZE:12px;TEXT-DECORATION:none;}.ysm DL {PADDING-RIGHT:0px;PADDING-LEFT:0px;PADDING-BOTTOM:9px;MARGIN:0px;PADDING-TOP:0px;ZOOM:1;TEXT-ALIGN:left;}.ysm DL.last {PADDING-BOTTOM:0px;}.ysm DL ADDRESS {FONT:12px/1 Arial;MARGIN-LEFT:5px;}.ysm DT ADDRESS {DISPLAY:inline;}.ysm DD {FONT-SIZE:12px;MARGIN:0px;}.ysm DD ADDRESS {DISPLAY:none;}.ysm-vertical {PADDING-TOP:5px;}.ysm-vertical .ysmlabel {DISPLAY:block;MARGIN:0px auto;TEXT-ALIGN:center;}.ysm-vertical DT ADDRESS {DISPLAY:none;}.ysm-vertical DD ADDRESS {DISPLAY:inline;}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Jan 01 Sun 2012 22:25
學佛問答~ 佛法教我們去執著、不著相,而中國姓名學是老祖宗有一定的根據及應驗所流傳下來的學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